“真是个傻孩子!有什么好说谢谢的?你肯好好学习,奶奶高兴还来不及呢!”
过了两天,正是赶集日。夏小语所在的镇是石亭镇。新历每逢一、六就是赶集日。
这天早上,夏小语早早地吃过早饭,喂过兔子,就跟着奶奶到镇上赶集去了。
集上的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多,卖东西的人多,买的人也多。奶奶先带自己来到一家店,买了一袋冬瓜条,递给自己。
夏小语看着手中的冬瓜条,翠绿的,有点透的颜色,漂亮极了。这种冬瓜条,是这个时代的人们非常喜欢的零食,甜、脆,一口咬下去,清甜的糖水就流了出来。
接下来,奶奶就把自己带到了镇上的百货商店。这个时候,人们买文具,主要还是到百货商店去买,因为这里的品种相对来说比较多。
家里的钢笔是英雄616,比较好用,不需要再买。至于墨水,夏小语不打算再买蓝墨水,就买了一瓶英雄碳素墨水。但是碳素墨水容易堵笔,夏小语就打算把家里的那支英雄616洗干净,束之高阁。那用什么笔写呢?夏小语看到了蘸水笔,这是上辈子后世夏小语一直寻找,但是再也找不到的笔。外出,带钢笔合适。假如只是在自家写字,用蘸水笔最好了。另外还买了两个笔尖,用坏了可以替换。
另外,夏小语还买了十支中华铅笔,其中五支hb,五支2b。为了削铅笔,就买了一个转笔刀。另外,还买了一盒彩色铅笔,也是中华的。
至于圆珠笔,夏小语并不打算买。上辈子自己对圆珠笔没有什么好印象,容易断水,掉珠(就是笔嘴的那颗珠)。最关键的就是,很多时候,有时考试都不能用圆珠笔,既然这样,何必买它。
笔记本比较难挑,因为有一些笔记本是洇水的,只能用圆珠笔或者铅笔来写。就像宣纸,分生宣和熟宣。生宣是洇水的,熟宣,是生宣用明矾水煮过后制成的,不洇水。文具店有水,夏小语小心地把一点水沾到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的角落,辨别本子是否洇水。
洇水的笔记本比较便宜,买了三本,不洇水的笔记本贵一点,买了七本。洇水的笔记本,夏小语打算只用铅笔来写,不洇水的,铅笔和蘸水笔都能写。另外,夏小语还买了一个速写本,准备用来画画。
夏小语想了想,买了一把尺子,一个量角器,两个三角板,这是一套的,刚好用来画图。再买了个圆规和两块橡皮。
小学阶段的数学用具应该足够了。貌似还需要算盘。夏小语记起上辈子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中,有一题是珠算题,考珠算口诀的。那时夏小语对珠算弄不太懂,就做错了。
不过后来夏小语上中专的时候,珠算加、减、乘都学会了。就差除法没学。可能将来是要失传了,后世,好多人都不会珠算除法,夏小语想学都找不到老师。只知道“九九归一”是除法的一句口诀。
算盘不用买,这个年代,好多人家里都有算盘,伯父家里应该有多的,要是没有还能借林小燕家的,反正珠算也就几节课。
买完这些,一共花了十五元钱。想对比起这个时候的物价,这可是不少钱,夏小语奶奶付钱时,并没有一丝不甘愿。
接下来,奶奶还带自己逛了逛,夏小语要买白萝卜和胡萝卜的种子,奶奶也带自己去买了。
午饭是在镇上吃的。吃完,就回家去。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了。
夏小语先割甘薯苗喂兔子,再把所有的文具整理好,放在原来柜子下面放笔和本子的抽屉中。用完了的蓝墨水瓶子丢掉了。钢笔洗干净放好,等以后上学的时候使用。
,
第十七章 鸡兔同笼
从此以后,夏小语就开始了比之前更忙碌、但是也更充实的生活。除了之前的锻炼身体、照顾兔子、料理菜园和学习知识外,还多了项画画。
上辈子夏小语的心思都扑在数学上,对其他能给女孩子气质加分的艺术科目,比如音乐、美术和舞蹈,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这并不是说夏小语没有这些天赋,事实上,夏小语唱歌的音准非常好,音色也不错;在美术方面,夏小语画的画基本上也还能过关,轻松就能画出比较好看的画;至于舞蹈,夏小语因为小时候不合群,还真是没练过,有没有天赋不知道,不过曾经有个教舞蹈的女老师惋惜地对她说,她这样的身材不去练舞蹈可惜了。
可是,夏小语心里并不觉得可惜。人生总要有所取舍,不能太贪心。选取自己最爱的、最令自己心动的科目来学,才能学得好。
很多女孩子学才艺,刚开始肯定是为了美。美术、艺术,在英语里是同一个。后来能更进一步,就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专业人士了。
夏小语没有成为专业人士这方面的想法。之所以选择画画,是想取悦自己。再加上自己在数学的两个分支《几何》、《代数》之中,对《几何》更加青睐,学起来也更加容易。
此时是下午接近傍晚时分,院子里开始有大半面积的太阳光被树荫挡住了,不会被晒到。夏小语把小茶几和一把竹椅子搬到院子里,拿出铅笔橡皮和彩铅准备画画。她首先在空白的速写纸上描绘出轮廓,然后用中华彩铅上色,夏小语画的是自己家的菜地,以绿色为主调,郁郁葱葱,甘薯苗有的已经开花,花是紫色的,像喇叭一样,看起来赏心悦目。
画着画着,夏小语观察了一下自己家菜园的面积。突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