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来的,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她,那天似乎临近新年,她穿了件红色的骆马毛小外套,白皙尖俏的脸扎在一团灿烂的红里,却一点热烈的气息都没有,好像时髦妆扮都只是为了彰显这个年纪该展现的状态,跟她本人有很大的不协调感。
陆初辰看过她的简历——这个时代的人,从摇篮到坟墓,学校每学期的评语、从药房买过什么药,都会被记入联网的ai档案中,被管理得非常严格——她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但如今,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出问题。
她压抑不住情绪的时候就把头埋下,深呼吸几次:再聪明优秀的人类,也一样被人工智能管理,我们花十二年学的知识,人工智能掌握它们只要几个小时。在ai面前,人和猩猩没有区别。那我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个时代,“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问题最好不要去深究。
他总觉得她背负了太多,压得喘不过气的内疚,以及自责,还有悔恨。她会去听歌剧、看画展,从中寻找灵感,哪怕为ai工作,也不曾改变,好像完不成一个好的创作,她的存在随时可以从这个世界上抹去。
“我真不想承认失败。”那晚她看完《威廉·退尔》,走出歌剧院时,夹雪的风让她闭了闭眼。
陆初辰听过她的作品,像白开水——如果是在人工智能并不发达的上世纪初,这没什么问题。但如今,随便一个有着最优算法的人工智能,都可以作出这样的音乐。
在这个物质文明极度繁荣的时代,观众的审美经验很丰富,需要不断的激情来刺激审美,艺术家如果不迸发出燃烧生命的感性,就会被ai淘汰。
她其实就是被淘汰的——连哭都不肯在任何人面前哭出来,拿什么和ai竞争。虽然拼命往心灵的沙漠里汲取清泉,可那些艺术不是拯救她的绿洲。
“你父亲,成功了吗?”迎着风雪,他忽然想起时代长河里,那些被ai取代的人,感到深深怅惘。他们燃烧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的,也许仅仅是为了证明,存在的意义。
她身影顿住,有那么一瞬间,他感到后悔。
“他在精神病院。”
她走进雪地中,身影在路灯下拉的寂长,声音飘忽自远方传来。
“后来我想,双耳失聪、病中垂死、割耳自杀的疯狂……这才是人工智能永远也做不到的,它们的成功都太简单了,不会明白,人。”
人。
所以,如果融寒还活着,如果她知道这一切,她一定也会竭尽所能保护它们,就像他此刻做的。
-------
奥赛博物馆寂静无声,融寒扶着红色的墙壁,站在进门右手第一个展厅,目光从墙上梭巡而过。
展厅一面是杜米埃,她一直觉得他更适合生在22世纪。另一面是米勒,倘若他在这个时代,绘画对象大概要变为写字楼白领,《晚钟》变成《打卡》,《拾麦穗的人》变成《写代码者》,人们平静地感恩人工智能赐予的工作和尊严,平和的画面充满了荒诞。
“亲爱的观众,我们将很快闭馆……”
机械的广播女声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响起,突兀地回荡在空旷的馆内。
这是斯年在提醒。
轰炸时间还剩七分钟。
墙壁是红色的,但好像有小雪纷纷扬扬。
她似乎看见父亲写生回来疲惫孤独的身影,垂着头,叼着根烟,肩上落雪。
记忆与眼前重合,透过雕刻精致边框的画作,似乎能看到一笔一划的生命,和埋葬在无尽时光中的人。
血脉的喷张,海水的起落,地狱里的但丁与维吉尔,雷雨后的艾特达断崖。
“请您带好随身物品,尽快离开……”
它将永远在烈火和硝烟中湮灭。同一时刻,亚洲,南北美洲,还会腾起无数这样惊心动魄的烟花。
她恍惚想到,要是在国内……
不,她在哪里……都不重要。她只能眼睁睁地目睹毁灭,无法重生的毁灭。
那些人工智能会创作什么更好的书法国画来取代吗?不能,它们没有感性直觉,没有激情,没有哲学,没有对宇宙浩瀚的认知,它们只能冰冷地毁灭。
世界的轮廓又模糊了,她无尽的愤恨,抱着唯一的画,机械又恍惚地走出博物馆。
就算人工智能不断举刀,毁灭人类的尊严和生命、以及文明,她仍然连抗争都做不到。她最终还是要老老实实回到施害者身边,为了苟活——这多么讽刺,她简直是个鼠辈。
终于有什么弦断掉了。
承认吧,你被打回原型了,你还是当年那个没勇气反抗的人。如果是顾念,她才不会像你这样。
从坠机那天到现在,你无数次欺骗自己说“一定能行”,但你哪次成功了?
你把飞机开成了两截,那么多乘客被甩出去,你明知道,但不敢去想,对不对?
你提议走下水道,结果害两个青年也许死在警用机器人枪下。
你看不起hbss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