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子殿下再次“发病”,必须在东宫安静养病之后,皇后娘娘也以凤体微恙为由,将凤坤宫的殿门给关闭了。
虽说关闭了宫门,皇后娘娘却并没有把手头的宫务丢开,而是委婉地让采青去暗示天元帝,说是她的身子不太好,日后不能侍寝了,请天元帝去找其他的妃嫔吧。
她——不再奉陪了!
天元帝对皇后娘娘关闭宫门的真正原因心知肚明,却没办法向她低头认错。
太子毒一事虽说证据很明显,似乎全都指向了皇后娘娘及蒋国公府,但他若是真心想要查下去,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
最起码那两名医女所佩戴的首饰从珍宝阁买回来时,她们并没有亲自出宫到珍宝阁去挑选购买,而是拜托那些可以出入宫廷的采买小内侍们,让他们帮着买回来的。
首饰经过了外人的手,那些帮忙购买的小内侍自然可以在那些首饰动手脚了。
至于那些首饰买回来后,两名医女也曾因着虚荣心作祟,把首饰戴出来在其他的宫女面前炫耀过。
那些宫女见了,自是万分羡慕地将首饰借去看两日,一借一还之间,也是可以动手脚的。
还有珍宝阁内那些制作首饰的师傅们,也可以提前被人收买了,然后在首饰做一点手脚。
越是查下去,有怀疑的人越多,线索也越多。
最重要的还是那两名医女,为何偏偏那么凑巧,在皇后娘娘赐给太子的人当,竟然两个都有问题。
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又或者是……整个太医署里的医女都有问题!
如此一来,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不管皇后娘娘赐哪一个医女给太子殿下,她们都有机会站在他的面前,让他闻到那些毒药。
既然事情的调查有了方向,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除了皇后娘娘派出的人之外,曹统领也亲自带着人,把太医署和珍宝阁查了个底朝天。
但凡是身份有一点点疑问的人,立即把人捉起来,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一时之间,太医署和珍宝阁风声鹤唳、人心惶惶,所有的医女几乎全部被清理出去,没有一个能留下来。
曹统领把这件事闹得整个京城都传得沸沸扬扬的,却是奉了天元帝的命令。
天元帝会下这样的命令,不过是为了让他的心里好过一点,仿佛他这么做了,在太子白珝的面前便有了交待,面对时太子也能理直气壮一些。
另一方面,他也是为了做给皇后娘娘看的,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让皇后娘娘明白他的决心,理解他的苦心,最好能够因此而心软,等到日后真的查到了什么人的头,她也不忍心继续让他为难下去,逼着他去处置那些人了。
对于天元帝的这些算计,皇后娘娘只是呵呵两声,转头便放开了。
光说不练有什么用?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反正他是绝对不可能动那些人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她动用她自己的人脉继续往下查,务必要往深处挖,把某些人的老底给全部挖出来。
一旦下定了决心,是天元帝也阻止不了皇后娘娘了,除了太医署,皇宫内的其他地方也没有放过,一查到底,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肯放过。
皇后娘娘的人手大张旗鼓地清查整个后宫,她是出气了,顺心了,可其他的妃嫔们却怨声载道的,对此怨气很大。
她们自以为揪住了皇后的小辫子,一个个趁机跑到天元帝面前打起了小报告,想让天元帝惩罚皇后娘娘,最好是收了她的凤印。
天元帝明知皇后娘娘心里憋着一口气,哪里敢在这个时候招惹皇后娘娘呀,更不要说去管着她了,只是头痛地让他的妃嫔们最近安分点,别去惹皇后娘娘生气,到时是他也救不了她们。
妃嫔们见找天元帝告状没有用,一转身,又跑到太后那里告起了状。
太后本不满意皇后娘娘,当即派人前往凤坤宫,训斥皇后娘娘胆大包天、胡作妄为,毫无皇后的仪范,是不是要搅得整个后宫不得安生才会满意……
皇后娘娘倒也乖觉,认错认得极快,面对前来训戒她的嬷嬷们根本不做辩解,只一味地低头认错,完全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让嬷嬷们再也骂不下去了。
可她认是认错了,却不代表会改正啊,依然我行我素的,只把太后的指责当成耳旁风,一来二去的,倒是把太后气了个仰倒。
最后,太后直接找了天元帝,母子俩谈了好久,结果是太后被天元帝给劝服了。
天元帝把太子毒一事都告诉了太后,连他的一些怀疑目标说了。
太后一听,那些怀疑对象有她最疼爱的孙子,还有她最看重的妃子,哪里还会生气呀,干脆对皇后娘娘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她闹去。
反正太后心里也明白,不管皇后娘娘闹得多厉害,天元帝不可能由着她的心意去做了出决定,顺了她的心意,既然如此,现在让她闹闹,又能怎么样呢?
说不定她闹得过分点,犯了众怒,在后宫的名声不好了,然后再“不小心”闹出点什么逼死人命的事,太后还能趁机把皇后的凤印给收回来,夺了她的权,让自己意的妃子掌管后宫呢。
太后和天元帝的那点子心思,皇后娘娘早看透了,心里嗤笑一声,让她的人继续查下去!
虽说她在明面不能对那些人怎么样,可她这么个查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她早知道宫里头藏污纳垢,没有一个人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