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聂风从来不信其他鬼神之说。在他看来,如果这世间真的有人接近于“神”的话,也就是只有神机子一人而已。那个守护西秦社稷的人,一直为他所深深信服。
而现在,慰武子竟然说那个毛头小子如此厉害,所作所为几乎接近于“神迹”,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的。但事实就摆在那里,却又让他不得不承认,论起来身为后生晚辈的楚江眠,确实是非同寻常,令人难以琢磨。
“楚江眠今年多大?这么多年来,勾灭处难道就对他一无所知吗?如果早些知道他这么厉害,在他还没登上王位的时候,就斩草除根,岂不是省却许多麻烦吗?!”
秦国相徐公察言观色。他看到了秦王脸上的怒气,也自以为窥测到了他内心的不满。所以,抓住机会开始打击慰武子所亲自掌控的勾灭处了。
秦国王廷上的势力分为三大部分,互相制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本来就是因为秦王的故意放纵。多年以来,为了掌握在前排的几位大夫,彼此之间已经暗自会意。将军们和勾灭处既然都不行,也正是显露他们本事的时候到了!
“武平君就不要在这里强词夺理了。如果有这些精力,还不如去好好的整顿一下勾灭处。那些家伙现在也太差劲了吧?什么事情都要慢上半拍儿,几乎都要被赵国的千机阁死死压制住了。唉!长此以往下去,想要让将军们在战场上打胜仗,可就难喽!”
国相徐公言辞之中毫不客气,虽然还没有严厉的指责,但说到这种程度,却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谁都知道慰武子被秦王以国士相待,这样让他下不来台,已经明显表明了他们这些文臣集团的态度。
而站在王廷上的十几个军中武将出身的大臣,则低头默然无语。秦国军队连续的失败,损兵折将,尤其是三位名将的死亡,让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极为沮丧。站在这里说话都直不起腰杆来啊!面对着以国相徐公为首的文臣集团和武平君的勾灭处开始争夺话语权,他们也只能选择沉默了。
“勾灭处情报方面的失误,固然有其客观原因在内。但秦国军队的数次失利,这里面终究还是他们的过失……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恳求大王予以责惩!”
慰武子的心胸非常人可比。他绝不愿意为了推卸责任而造成立之处,其警告之意,已经非常明显。
国相徐公和上大夫叔孙良这些人都不是傻子。发现他们今天并不会因此而占到什么便宜,立刻见好就收,及时收口。他们马上刹住了话头,不在就这件事深究下去。不过,他们心里却都非常清楚。生性多疑猜忌的秦王,看似豁达毫无怪罪之意。但谁又敢保证,在他不动声色的外表下,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而只要成功的在秦王和慰武子之间种下这根刺,他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至于将来如何,只有天知道了。
“大王所言极是。当此危难之际,我们正应该同仇敌忾,共同出谋划策,击败敌国,一雪前耻。起身来,走到他们所有人面前,语气中带了几分悲凉的感慨说道。
“自五国攻赵以来,寡人连续失去了王黎、木雪青、王凤三位大将。上苍何忍?使我悲伤!寡人每念及此,真是夜不能寐,忧心如焚啊!尤其是这次中州战役的失败,使我秦国颜面尽失,在天下诸侯面前大失威望。试问往后谁还会把秦国的号令放在眼里呢?这不仅是寡人的不幸,更是诸位大臣和全体国民的大不幸啊!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那个名叫楚江眠的家伙所造成的。所以,无论付出任何代价,必须除掉这个人,才是秦国和其他几个诸侯国的当务之急啊!”
“大王所言,也正是我们所想的。不过,大王也不必过于焦虑。赵国虽然连续取得好几场胜利。但他们分兵作战,国内空虚,却正是兵家大忌也!勾灭处刚刚得到的消息,魏国大军已经兵临龙城之下,不日便可攻陷这座赵国王都了!到了那个时候,赵国的大军,就算是在外面再威风,可是他们就连老巢都被人家端了,千万将士飘零在外,有家不能回,可不攻自灭也!”
慰武子终于说到了这里。这本来是一个好消息,他应该提前就说出来的。但他从来不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人。只有时刻充满忧患意识,才能保持不断的清醒。至于这些有可能会翻转胜利局面的好消息,还需要再好好的判断。
其实,魏国人大举起兵的消息,早已经传播了有些日子,在座的大多都已经知道。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魏国的军队竟然这么厉害?短短时间内就攻到了龙城。这可真是太好了!
“大王!良机难得,我们可不能在这里等着看热闹啊。何不起兵跟在魏国人后面去赵国看个究竟呢?不管是坐山观虎斗,还是坐收渔人之利……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啊!”
国相徐公眼睛一亮,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这一方面他的眼光还是有的。逐渐平静下来的秦王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他看了一眼慰武子,却见对方对他点了点头。
“大王,国相之言,也正是我的建议。不管魏国人能不能一举灭亡赵国,都是我们秦国出兵的最佳时机!为了重振大秦将士的信心和荣耀,请大王这就下令吧。这次我推荐的将军,是我大秦第一名将尚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