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贵看了邓家春一眼,道:在政法系统中,检察院和法院没有任何理由做这事。家春局长,此事由刑警队的缉枪行动引起,会不会是刑警队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所为?
蔡正贵是政法委书记,可是邓家春亦是常委,而且是侯卫东的嫡系,他根本指挥不动公安队伍。但是公安队伍若是出事,作为政法委书记他也有可能要承担责任,这是让他最不爽的地方。
邓家春黑着脸,哼了一声,道:难道公安有理由去做这事?蔡书记应该对政法队伍有自信。
侯卫东道:蔡书记是维稳办主任,这事已经变成了群体性事件,就由你全权处理,其余同志继续开会。
蔡正贵站起来收拾笔记本时,侯卫东又侧过身,道:蒋县长,你有什么要求?
自从侯卫东到了成津县,蒋湘渝行事就特别低调。听到此事,他已经隐约猜到事情真相,道:第一,这事在真相没有査清楚之前,要先把群众情绪稳定下来,不要让小事变成大事,最后不可收拾;第二,让县医院尽快医治伤员,费用暂时挂起来;第三,要让公安尽快介入,査找幕后黑手,找不到幕后黑手,这个屎盆子就得扣在政府头上。
侯卫东点了点头,道:按照蒋县长的指示办。’
蒋湘渝能从最底层的乡镇干部爬到县长之职,极为聪明,对大势判断得极为准确。特别是接连两次向周昌全汇报工作以后,他知道侯卫东在周昌全心目中的地位,便决定全面与侯卫东合作,能低调就低调。但是,他对于方、李两家在成津盘根错节的关系还是很有顾忌,在铅铎矿的事情上,他能缩头就缩头,绝对不冲在第一线。
两人磨合了一段时间,侯卫东已经将蒋湘渝的态度看得很清楚。对于蒋湘渝的态度,他还是很满意,但是,在公开场合之下两人仍然保持着距离,这就让常委们对两人的关系颇有些捉摸不定。
在召开县委常委会时,县委大院门口吵声震天,一直没有停息。
侯卫东不理会门外的吵声,脸色平静地道:方家人是受了蛊惑,有维稳办主任蔡书记亲自坐镇处理,翻不起大浪。经济发展才是成津第一要务,其余都是皮毛之癣,我们继续开会,不要受外面影响。
常委会在门口的吵闹声中继续召开,12点结束。
侯卫东回到了办公室,在窗口一看,县委门口依然吵闹一片,聚集了数百人,大多数都是看热闹的闲人。成津县经济贫困,县城里许多人没有事情做,变成了闲人,哪里有热闹就朝哪里钻。比如两个自行车撞了,肯定会在数分钟之内聚集数十人围观,就如快速反应部队。
在县委院子里有数十名着装警察,与看热闹的人对峙着。
县委办公室主任胡海进门,他手里拿着几张a4纸。这是从现场收的传单,标题是杀人的公安局,骗人的政府,内容是揭露成津县政府如何骗人、打人。
侯卫东略略扫了一眼,道:写这篇文章的人文化水平不低,文笔不错。他提起笔,刷刷作了批示:请正贵同志严肃处理此事,査清事实真相。
胡海回到办公室,将传单交给了谷枝,让她送给县政法委蔡书记。等到谷枝出了门,他暗道:侯卫东这招太极拳打得好,这个年轻人还真是老辣油滑,小瞧不得。他是章永泰时代的办公室主任,见的事情很多,对成津了解得深。听到方铁车祸身亡,就知道麻烦大了,他并不言语,只是冷眼旁观。
蔡正贵与方、李两家关系紧密,这是不成秘密的秘密。此时侯卫东将此事一股脑地推给蔡正贵,这是以其矛对付其盾。
胡海刚走,宣传部长梁逸飞又走了进来。梁逸飞坐在侯卫东对面,扶了扶宽大的眼镜,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侯书记,这事还真不好办。
侯卫东好整以暇地道:梁部长,慢慢说,天塌不下来。秘书杜兵给梁逸飞倒了一杯水,退了出去。省委将章永泰树成了因公殉职的典型,现在各路记者云集成津。好几家记者采访了方钢等当事人,他们要求听县里的解释。梁逸飞扶了扶眼镜,很为难的样子。
“不必太在意此事,这些记者是为了宣传章永泰而来,这是省委的任务,他们必须得执行。有少数记者素质不好,心术不正,但是他们其实并没有多大本事,也不是写了什么都能上报,他们上面还有一连串把关人。
侯卫东当过市委书记秘书,与新闻记者接触挺多,又与王辉等人关系良好,对新闻记者了解挺深,并不怕这些记者。当然,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不能任由方家人做负面宣传。宣传部门要主动介入,我的意见是将到成津的媒体组织起来,由蔡书记统一做答复。
梁逸飞扶了扶眼镜,道:要召开记者招待会?
“对,县委、县政府的声音需要通过正式渠道反映出去。县政府承诺给方家二十万,还在客车站打人,这些事想来就很荒诞。但是群众不了解真相,如果县里没有声音,群众会选择性地相信这些话。我们必须有统一正面的声音,蔡书记是维稳办主任,此事就由他来正面应答。
梁逸飞道:这事,还请侯书记作个批示,宣传部才好具体执行。蔡正贵平时很不好说话,他就想从侯卫东手里讨一个批示。
通过公安局长邓家春和副检察长阳勇,侯卫东对政法系统现状有一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