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往往一处堵塞,导致处处堵塞,目前铁路的实际长度,才不过二十多公里,按照这个进度修建,恐怕还得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刘郧只好去施工现场亲自主持,若实在没办法,就出动蚂蚁好了。
到了现场才知道,真的不怪铁路工人不努力,川西高原的海拔较高,自然环境恶劣,然而在川西县域内,本身又有大量的铁矿石,工人们的工具又较为简陋,偌大一铁锤下去,往往是一个白印子。
炸药也用了一大堆,可能工人们没经验,效果也不是很好,炸药少了又不起作用,多了,又怕引起山体滑坡和道路垮塌,还会对路基造成各种隐患,幸好刘郧事先有准备,几个关键部位的涵洞,在开工前就暗中解决了,否则的话,天知道铁路修建到现在是什么样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刘郧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着汽车,沿着预定的铁路线路,一一勘察,从川西镇到茂县,布线距离不过七十多公里,就算有智脑的辅助,也足足让刘大官人忙活了一整天。
不过也没白忙活,刘郧终于将沿途的情况摸透了,虽然没有好的施工工具,但好在有蚂蚁在,一夜之间,就将三辆坦克改成工程车,炸药不好使也没事,先用蚂蚁机器人,将所涉及的岩石或山体部分,一律挖松,再让部分工程车装上菱形大钢铲,直接推过去就行了。
既然是技术活,又是少数关键地段,因此本段铁路修筑,也就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了,只留下了三分之一,大约三百多人继续施工外,其余人在庞学忠的带领下,去了茂县的凤仪镇,将在那里修建第一个铁路枢纽中心站,是川西铁路通往城都,以及涪城的交汇之处。
刘郧通过轮番的空中侦察,已对茂县及其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茂县刚好位于川西高原的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的河谷地带,又是四川龙门山断裂带的正中,该处地形本就极其复杂多变。
不要说20世纪的30年代,就是21世纪从茂县到涪城,都得从北川或都江堰绕过去,刘陨又不愿意绕行,因为一绕,就平白多了上百公里铁路,谁又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而且时间也很紧迫,从川西镇到茂县也好,还是从茂县到涪城或城都,都是军用的战备铁路。
既然是战备性铁路,又得考虑今后的地震问题,刘郧干脆将这两段的铁路,修成永久性工事,尤其注意防空和反特的问题,另外在沿途的编组站,打算搞军事移民,做到军民合一,既能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还能兼顾平战结合,因此最佳人选莫过红军的伤员和家属。
由于是铁路是国之大事,赭郑二人自然是全力支持,从川西镇到茂县,再从茂县到涪城,全程也就一百八十公里左右,每隔十公里左右,就会设一编组站或小站,沿途共需十六七个,而且每个小站可安顿百多户人家,可容纳七八千人口,将极大缓解小镇的人口压力。
这些小站人家与铁路休憩相关,别人或许会搞破坏,但是对他们来说,就是真正的生命线,不敢有半点疏忽,当然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各种消极怠工现象,但是在未来十年之内,应该还是靠得住的。
既然有幻影蚂蚁在手,用它们来修桥搭路,又不需要太多的材料,它们自然就是修铁路的主力军,况且这些铁路所经过的途中,大多是些深谷高山、人迹罕至,也不怕泄密,那就甩开膀子开工好了。
刘郧一边在施工现场监工,一边让智脑即刻画出火车与车皮的图纸,以零件模块的方式,让机械厂逐一加工,当然更多是锻炼技工,因为无论是火车司机,还是维修工,都需要对火车自身的深入了解。